欢迎来到 冯溪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航班延误一路向北——东北自驾八日(34)-请与我一起走在路上

2017-05-07 全部文章 498
一路向北——东北自驾八日(34)-请与我一起走在路上

D3 7月31日 本溪水洞

回忆往事浮尘
30日晚饭后,我们匆忙收拾了第二天出发的行李。预计凌晨2点以后向丹东进发。第一次自驾的兴奋气氛感染着家里的每一个人。零时,家里除了我一个还躺着,居然都起来了。好吧,随了他们的愿,起床八点半明月珰,洗漱,出发。
一辆车,五个人就这样打开了东北自驾模式。
白日里拥堵的五环此刻显得肃静了许多,只有少量的车因各自不同的因素还在路上奔跑着,夜是静的,我们的心是热闹的,车一路奔上了京哈高速上。窗外的夜也由大都市里的明晃变得漆黑,我们目之所及的就是车前那一束橘色的光。
单一的环境总是让人疲倦,一会儿功夫车上便响起轻轻的鼾声。车行驶3个小时,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我们停靠在卢龙服务区吃了些东西,活动了一下筋骨。途中又加了2次油,上午10点我们到达本溪水洞,停下车,车外的高温竟然不亚于北京,一行五人竟然全然没有了十几个小时车程的疲劳,个个精神抖擞。
第三站: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辽宁省本溪市的东北部。由水洞、旱洞、地质博物馆、铁刹山景区组成。融山、水、洞、湖、古生物标本于一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长地下充水溶洞。
从停车场上方,沿走廊登园区内摆渡车到达水洞门口,我们随人流初入洞中,一股清凉迎面扑来。洞道极其宽阔,像个小型停车场。在洞的左手边是旱洞,旱洞地层高低错落,曲折蜿蜒,洞中有洞。这里的景观多是人工修葺,略高出地面平台上摆放着几只高大恐龙。再向前些,大约2、3米就是旱洞的尽头。这里是个极深的洞穴,洞底有一泓碧玉般的水池。池边是一只盘旋欲飞的长龙,仿佛刚从深潭中钻出,即将冲天而去。
沿着旱洞的右手边行走,是一条水路,不过水在脚下的深沟里。这里的灯光昏暗,仍不影响观测水的清澈。从那闪烁的灯光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水底的岩石。大约行走五、六分钟的样子我们再次来到了洞道。难道水洞就这么大?一股惆怅涌上心头。“妈,你看。”顺着跃手指方向,我看到人们纷纷登船走向了另一方洞内。难道那里别有洞天?半信半疑间我们走到船前,工作人员提醒我们要穿棉大衣,看着那一堆脏兮兮的衣服,想想洞外那38度的高温,我有一丝犹豫。
从船上下来的人们个个穿着大衣,算了,还是带上吧。
果不其然,船行不久,一股寒气逼来。我情不自禁地裹紧了棉衣,唯恐寒气钻进体内。河道两旁,彩色的灯光把洞内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映照的神秘迷离。忽而如一阵石笋雨即将从天而降,又如一观音端坐洞顶,远处一只巨型石像正在用长鼻深入洞底吸水,那边又来了一群活泼的石猴跳跃在岩石间······变化莫测的景观令人目不暇接舒阅。
水洞的水终年不竭,清澈见底。原本以为到了洞的尽头,没想到转过弯又是一片柳暗花明,河道蜿蜒逶迤,迂回曲折,带给人的惊喜不断绝品痞少。据说水道一共5000多米,现在已经人工开凿了2800多米长,船程大约四十分钟。

最令人神往的是“九曲银河洞”。船随山形弯弯转转向前,两根巨型乳白色钟乳石挡在水路中间,一根从洞顶倒垂下来,另一个则如石笋拔地而起,看似即将亲吻上的两根乳石,实际上已经已经相亲相爱了上千年。船身擦着乳石缓缓驶过,乳石触手可及。乳石湿润润地,还在有水在上面流淌。再抬头,我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洞顶已经有刚才的刀削斧砍般锥状石笋变成了宽大的笋帘,犹如无数只巨型蝙蝠张翅俯冲而下。

正在我们赞叹高呼之时鞭尾蝎,洞中景致又发生了变化,乳石有的有名字,如:福禄双手、玉米塔、观音送子、宝鼎、孔雀石······有的留给游客更广阔的遐想空间。洞内的灯光也是忽明忽暗,这如梦如幻,光怪陆离的世界绝不会让人视觉疲倦。
沿途中水从洞底滴落下来,有的如点点滴滴的珍珠,有的连成了一串串珠帘。 斗形洞时,一条瀑布从两丈多高的仙人洞倾泻而下。在这一片清凉的世界里,这片瀑布的出现无疑是让游客眼前一亮,我心中暗叹“此洞只应仙界有,人间灵秀几回闻”。
船在宽阔处调转船头沿着洞的另一侧返回,再次观看沿途景观仍觉得目不暇接,还有种看不够的感觉。本溪水洞被誉为“世界最长地下暗河”、“天下奇观”真是名副其实,不虚此行。
走出清凉世界,再回艳阳人间。跃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冲下船,跑出洞口嘴巴里喊着:“冻死了,冻死了。现在觉得大太阳太温暖了美目美佳。”走出洞口,外面的热浪立刻席卷而来。
沿水路走不远处是地质博物馆,另一条路是登山,因为有老人,我选择了地质博物馆。地质博物馆里有龙涎香、古生物化石、古人类遗址。展品丰富,科学价值极高,但是展馆里因为空调,汗水一直不断,这严重影响了我观览的心情。
从本溪水洞景区出来,我们开了大概十分钟到小市的镇里,小市的羊汤非常有名,沿街都是广告。我们找了小市羊汤总店品尝了正宗的小市羊汤,价格不高,味道很好,值得品尝。
驱车2小时,我们达到了第四站“宽甸天桥沟森林公园”。渐进大山,车很少,路两旁栽满了金菊,在绿树青山的陪衬下伸向路的尽头。这种指路的方式倒是让游人心情大爽。到达了目的地,我们入住了提前订好的“天桥沟森林公园别墅。”这是幢独栋别墅,上下四个房间。别墅依山而建,前面是人工湖,环境雅致,清净。
因为我们的第四站就是这个景区,所以不用赶路,可以睡到自然醒了。没想到这几日已经习惯了起早,早晨我五点我就醒了过来,带着老人沿着湖边走走也是不错的选择。他们就是想要出来多走走,看看,我也正好趁着假期多陪陪他们。

(借个网图,拍不出有感觉的照片)
D4 8月1日 宽甸天桥沟森林公园

回忆往事浮尘
东北的天气今年反常的高温,和当地七十多岁的老人攀谈得知他活这么大第一次赶上东北这样的热。
从网上得知,天桥沟也属于长白山的支脉,同本溪水洞一样成于1.4亿年的侏罗纪晚期,其地形奇特,异象纷呈的峰岩,层次叠嶂的山谷成就了万千气象。天桥沟的山峰平均海拔600米,最高的摩天岭海拔1205米。
景区里人工雕琢并不是很多,天桥沟人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了呵护的程度,山水属于自然,自然滋养万物,人类保护自然在这里和谐统一。
天桥沟负离子丰富,是个天然的大氧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这里负离子丰富,是绝佳的天然大氧吧。沟中树种种类繁多,据李哥说有170多种,草本植物达700多种,野山参在栈道边就可以看到许多,当然有专人看管着,山间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木随处可见。山里还有黑熊、野猪等野生动物,(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野生动物,李哥说是游人多了,动物都躲起来了。虽然我们无意伤害它们,它们还是选择了自保。)山间有许多的林蛙培育区,这里的溪水里还有一种珍稀鱼种——高冷水细鳞鱼。

进入景区就有景区可以选择选择徒步走,也可以选择旅行车。为了避开高温我们选择了旅行车登山,在玻璃栈道景点下了车。

这是一条5D效果的玻璃栈道,360度观景平台三位一体,整体采用悬空设计,悬于桥峰入口处,绵延至红枫潭之上,海拔500米。玻璃栈道全长268米,宽3米,高108米,约36层楼那么高。在玻璃栈道的入口处,设计了3D效果,人踩在上面就会发出玻璃碎裂的声音,声音逼真,老爸不禁用手抓住了两边的护栏,跃见到姥爷哆嗦着不敢前行锐角网,笑呵呵地转身回来搀扶着老人,嘴里安慰着:“不怕,假的。您抓紧护栏,看我踩给您看。”有了这个保镖陪伴,老爸的心放松下来。爷俩有说有笑地向前继续前行,爷孙俩的背影与山林景观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走在桥上,犹如漫步云端的天空之桥,凭栏远眺,山河尽收眼底。难怪有“东北第一玻璃桥”之美称。
在玻璃栈道的尽头有两条路,一条可以在沿山路的木栈道攀岩而上,等到莲花山登峰,一览天桥沟全貌。另一条则是下山的路,这条路有一意思的很,是一条从山顶到山脚的玻璃巨型滑梯。说它巨型是因为它全长100多米,为了减缓滑到的冲力,滑梯修建类似于房山十渡的高山漂流水道,有转弯,有平台缓坡。滑梯的四周是玻璃和塑料组成的穹型棚顶,滑道则是大理石板铺垫而成。
我们先穿上了裤垫,裤垫在屁股部分加了防滑皮垫,可以增大下滑的阻力。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这种巨型滑梯,我的心还是很忐忑的,老爸更是还没有从刚才的玻璃栈道心情中走出,又要开始新的探险,他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担忧。“老爸,你确定你行?要不咱们原路返回,我陪您。”老爸犹豫了一下,说:“可以不让我第一个吗?”“当然,现在我重新组队形。稳第一个,跃第二个,您第三个,我收队。这样您放心吗?您前面有两个障碍物保证您的速度。”听了我的安排,爸放心了薄暮晨光。
“你们下去的时候一定要把腿张开孙月言,脚踩着两边的栏杆上的玻璃,增大阻力,手戴上粗布线织手套抓紧栏杆下滑,如果想增速就把身体后仰,减速就挺直腰板。都听清楚了吗?我上次下去因为心急就是躺着下滑的,结果速度太快了,头撞在了护栏上,疼得很。”工作人员是个20来岁的小伙子,他也是好心提醒我们注意事项,结果最后一番话把老爸的忧心又激起了,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坐在石板上,脚用力蹬着玻璃板,速度极慢下滑。真的坐上了滑梯反倒不是那么可怕了,只要你操作得当,速度完全可以控制。几次我都差点踹到老爸的后背,一路欢笑中我们到了缓冲区邓晓坤。
“爸,还好吗?”我关切地问。“滑了这一段我掌握一些技巧了李重甲,没问题,下面我也要加速了。”看着爸轻松的眼神,我放心了。我们很快滑到了山脚下,爸兴奋得不得了,一直在山脚下等的老妈走上前,埋怨起老爸来:“这么大年龄了,咋还像个孩子,不怕有危险吗?”爸笑笑没说话,这么多年了,他懂得妈的关心,余美颜也懂得如果应对。
我们继续等旅行车上山,东北的司机师傅非常热情,沿途遇到景点就会停下来等我们,嘴里还一个劲儿的说:“远方来的客人,一定要让你们多看看,别急机甲战线,我等着。”

师傅介绍说这是群驼峰,远远看去就像是一群群的骆驼要远行。稍作停顿我们便又登车达到了晓月峰,之所以称之为晓月峰,是因为几块巨石间的空隙状如月牙。

登到晓月峰顶凭栏远眺,层峦叠嶂,如丝带般白云在围绕在山腰,绵延跌宕,青山白纱仿佛人间仙境。
正在我还沉浸在这梦幻般的世界里,跃的一声朗笑把我拉回了现实世界。他已经坐在了晓月峰口,一时兴起,我攀着巨石找好了拍摄点局长成长史,举起手机。身后是稳急促地提醒:“你慢点,危险。”我一直觉得自己骨子里的野性随了老爸,见到石头和树就亲切的不得了,一定要登上去才算罢休。刚给跃拍了两张,老爸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跃,等着姥爷。”哎,老爷子又要爬高了,真是不服老。稳看着我们三个,只能不停地摇头焦急提醒:“都慢点,小心点。”

从山上下来,我们在水路的栈道下了车。来这不走走真是暴殄天物,询问了一下老妈的意见,只要她能坚持走,我们其余人都没问题。跃贴心地走在姥姥身边,搀扶着,小心陪着前行光荣之旅。走到一处僻静处跃从路边捡了一根木棍给姥姥做拐杖,有了这根拐杖,老妈走路快了不少,老爸笑着说:“你老妈又长出一条新腿。”
这是一条长5公里的木栈道,栈道修建在红枫密集处,材料就是山里的木材。和缓修长的栈道将红枫潭、鹊桥、红枫小桥、石上树等20多处景点浑然相连,步步是景,人仿若在画中游。不由不让人想起避世而居的陶渊明,那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心境此时正好应时应景。
栈道依水而建,山泉水蜿蜒而淌。河床里遍布着奇形怪状的各色石头,溪两旁的绿树倒影溪间,倒是有种“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据说,十月的枫叶会红得惹人眼,那时,红枫与碧水,清泉与奇石不离不弃,缱绻交融。
清浅的山泉大小不一,有的潺潺铃咚作响,有的水流湍急匆匆向前。山风吹动松涛或急或缓,与潺潺流水奏出大自然最美的乐章。这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让我如遁入仙境。我们的眼里、心里装满了清泉绿树。遇到景色极美处我们便会拾级而下,与大自然戏耍一番。

一路走,一路戏耍,原本1小时的路程硬生生被我们走出了3小时。有几次我跑到溪水中,水凉得有些刺骨。不过在水中可以找到最好的拍摄角度,为了留住身边的美景也是值得的。

在我的带动下,老爸也不管鞋是不是会湿站到了水中的石头上。此刻的我穿着旅游鞋正好站在水中为他留影。

回到山脚下,航班延误太阳已经偏西。虽然有太多的不舍,虽然因为带着爬不动山的老妈没能登上莲花峰顶观看花海天路,但是热情地司机师傅也带我们到了花海景区转了一圈,留了影。

留些遗憾在这,下次再来时才会有牵挂。天桥沟森林公园值得再次游玩。晚间下山吃了农家饭,休息,明天下一站:长白山。

经历是人生中最好的财富
让我们放飞彼此的好心情
昂头阔步走在前行的路上
让我们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