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批发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相册(三)-收破烂的小破孩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相册(三)-收破烂的小破孩接上篇: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相册(二)
39
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夫妻二人婚后赴欧洲参观古建筑(你也可以理解为蜜月旅行,怎么样?洋气不?什么巴厘岛,夏威夷都俗爆了),蔡紫芬于8月18日回国。 9月,梁思成、林徽因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分别为主任、教授。到职前的林徽因特地回福州探了亲,受到了福州私立法政学堂教员的欢迎和宴请,而这所学堂的创办人(林徽因的父亲)却已不在人世。“我的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林徽因感慨。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了赫本帝锦结局,也许是给人的气质吧,四月天,你懂吗?
40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故,林徽因亲自为公公设计墓碑。同年8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在协和医院生下其女儿,取名“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祖父梁启超“饮冰室”的书房雅号。文化人,起名字的方式都不一样,很有意义吧……
41
2004年6月10日,梁再冰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林徽因百年诞辰纪念会”发表演讲,刚一开口就哽咽了。梁再冰说:“回顾妈妈一生,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想到的事情太多了。以前我很不愿意回想这些事,因为特别值得惋惜。她的一生很短,只有51年的时间,中间又经过了抗战中最艰苦的一段生活。这次因为要纪念她的百年诞辰,我翻阅了很多过去的信件、材料,对母亲又有了新的认识!”一个女儿要通过信件和史料这些东西来了解自己的亲生母亲,这中间,他们经历了什么,想想也让人唏嘘……
42
不多见的彩照 ↑ 。世上有一种爱,最无私,向你倾尽所有;最伟大,你的一生都要从这里开始;最高尚,对你的付出从来不需要回报;最纯洁,都是那么的自然真诚,不会掺入半点瑕疵。这就是母爱!林徽因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历尽磨难,命运多舛,她为梁家操劳了一生,任劳任怨,疾病一直缠绕着她。她生孩子,养孩子,却没有让孩子带给她一天享受的机会。八十年过去了,梁再冰依然忘不掉母亲曾经的温柔!-
43
林徽因是个好母亲,也是个好妻子。婚姻美满的时候,林徽因不会在任何人面前显摆;婚姻不如意的时候,她也不会怨天尤人,只是默默承受生活的重压。林徽因和梁思成互相敬佩,走到一起,先是朋友、再是知己,进而成了夫妻。她明白家庭对自己的重要,也清楚自己身上承载的责任,所以不会给梁思成造成任何生活压力,也不会让情泛滥成灾。正因如此,林徽因在养孩子的同时,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
44
“无论什么情况,女人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事业,一旦放弃事业邻居网,就意味着今后的你将失去尊严”最近热播剧《我的前半生》,罗子君的故事肯定要教会你这点,特别是女孩子,否则电视你就白看了!早在八十年前,林徽因就已经悟出婚姻和事业关系的这个真谛! 林徽因当时的职业是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主要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作为建筑系仅有的教职人员,她的工作十分繁忙。那时候的沈阳常有土匪出没,百姓晚间几乎不敢开灯,唯独诗人天性的林徽因觉得那场景还有几分罗曼蒂克,每天熬夜加班。现在很多人都在宣扬读书无用论,实话讲,读书可能真不一定带给你巨大的物质财富,特别对于女生来说,有人会说读那么多书,不如嫁的好,迟早都是要回归家庭校傲江湖,那同样的结局还要花钱花时间读书干嘛。就不去辩论了,引一句杨澜的话吧: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做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华,洗尽铅华斗战诛天,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林徽因做到了。四月天,希望你成为这样的人……
45
民国的花样年华,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才情女子。 然而,绝大多数民国红颜不是身处姹紫嫣红的江南水乡,就是集中在摩登前卫的大上海滩。和那些地方相比,东北似乎只跟白雪和阳刚相关,与阴柔女子相去甚远。当然,其中也有例外。 命运的阴差阳错,让一些最柔弱的女子来到东北感受着冰天雪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
46
张学良曾以高额奖金征东北大学校徽图案,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中奖,成了东北大学当时的校徽。 林徽因设计的校徽被称为“白山黑水”,正上方是“东北大学”的四个古体字,东北和大学之间是易经八卦中的艮卦,同样代表东北,下面是狼和熊对望的白山,寓意东北当时受列强的欺侮,形势危急,白山之下则是滔滔黑水,中间的“知行合一”则寄予着林徽因对学生们的希望! 相比老校徽,东北大学现在的校徽显得简洁很多,各有特色啦~
47
现在的吉林西站是当年“吉海铁路总站”的旧址。提到“吉海铁路总站”,就不能不提林徽因了。这位史称“民国第一才女”的中国首位女建筑学家,正是这座杰出建筑的设计者。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价值!在当时政局不稳、日寇侵华咄咄逼人的形势下,张作霖父子能以自己的资金和力量修筑铁路,包围日本操纵的“满铁”并对抗之,在维护中国主权和东北经济发展上是具有历史贡献的!
48
奉系军阀跟日本关东军的对峙给林徽因提供了历史机遇,她以“吉海铁路总站”设计者的实际行动法力陷阱,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座建筑整体寓意为“雄狮初醒”,迎合了当时的国民心理,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崛起理想,睡狮猛醒,必将傲立于世界东方。现在公认的最精彩部分是钟塔,按照林徽因当时的设计理念,既为“醒狮”,那个钟塔在战时就是哨兵瞭望和军事攻守之所,而折进去的屋子就是哨兵换班休息之地,也可放武器弹药。
49
虽然梁思成的呵护足以温暖这位妻子,但是沈阳的天寒地冻也着实让林徽因吃尽了苦头。林徽因的身体本来就不好,1930年那个冬天突如其来的肺病更是让她一病不起,不能再继续手头的工作。正当林徽因病情不断恶化的时候,徐志摩亲自赶到沈阳劝她回北平治病。在徐志摩的“恳求”下,林徽因离开沈阳,搬回北京,居住地就是前些年被曝出将被拆迁的“梁林故居”北京北总布胡同三号院落。
50
为什么突然徐志摩就冒出来了?他不是应该在南方陪伴陆小曼吗?!唉,说来话长,故事先转到徐志摩哈~ 徐志摩与陆小曼回到家乡后,开始了婚后的日子。陆小曼说:“我们从此走入了天国,踏进了乐园……一同回到家乡,度了几个月神仙般的生活!”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痛苦却来得很快,陆小曼与徐志摩婚后在性格上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婚后的陆小曼完全没了恋爱时的激情,似乎不再是那个有灵性的“奇女子”,反而变得愈加娇纵。
51
其实陆小曼婚后并没有做错什么事,只是思想太超前,这在保守的徐家人看来,就不太能够容忍安阳职称网。比如 刚到婆家,陆小曼就要坐红轿子。按当时民间习俗,红轿子只有头婚的女人才能坐,但她才不管呢。 一家人吃晚饭,陆小曼才吃了半碗饭就当着公婆的面,让徐志摩把剩下那半碗给吃了! 有的时候,陆小曼怕累着,甚至要徐志摩抱自己上楼! 对此,徐志摩的父母直接扫把伺候,滚-出-去!将夫妇二人赶出家门,在在经济上与小两口一刀两断。
52
被扫地出门后,夫妻俩搬到了上海。 纸醉金迷的大上海滩对能歌善舞、善于交际并压抑已久的陆小曼来说,是一个理想天地,在那里,她如鱼得水。她原是北京社交界的名人,如今成了著名诗人的太太,又有惊人的美貌,很快便成了上海社交界的中心人物。 排场大了耳机批发,费用自然增多。 养尊处优的陆小曼,过去在北京便是出了名的败家大小姐。婚后,她在物质上的欲望有增无减。 徐志摩常常婉转地劝告妻子节约开支,但陆小曼理都不理!
53
徐志摩明白想从父亲那里拿钱是不可能了,因此,他不得不同时在多所大学讲课,课余还要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弥补家用。郁达夫回忆曾亲眼看见陆小曼一次逛街就买了五双上等的皮鞋,不禁感慨这个出身高贵的富家小姐,出手阔绰,眼里完全没有钱的概念。当时中国人的年均消费大概在五大洋左右,而徐志摩一年可以挣到五六百大洋,即便如此,还是不够陆小曼的挥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陆小曼的消费水平放在如今是什么概念?李念、李湘神马的都弱爆了……
54
相比陆小曼,林徽因就睿智的多!林徽因不断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她能在梁思成消沉的时候,深情地望着丈夫向自己诉说碎碎细语;在梁思成疲惫的时候,为其耸耸肩,捏捏背;在梁思成妥协软弱的时候,鼓励其要有担当;在梁思成低谷的时候,与其共进退! 无论生活对自己多么残酷,林徽因始终保持着蒙娜丽莎式的微笑,为了未来的幸福,每天累并快乐地努力着、工作着。
55
由于肺病的恶化,林徽因不得不返回北京,听从医生的建议到山上静养。 养病期间,林徽因再度开外挂,短短几个月连续发表数十篇诗歌、散文和小说,震惊文坛,胡适称其为“中国一代才女”。 不得不说在民国时期,林徽因就是一个横空出世的逆天才女。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翻译、戏剧等方面朱轻,也都有所建树,跟陈寅恪、翁文灏并称为“民国三大国宝”!对了,我很喜欢这张照片!
56
在北京休养了半年,林徽因放心不下自己的那帮学生,打算跟丈夫起身返回东北。然而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打乱了林徽因的计划!此人正是日本“天才”战将—石原莞尔。 1931年9月18日,石原莞尔力排众议,率其精锐部队向沈阳发动进攻。短短四个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三千万同胞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林徽因不愿为日本人办事,应朱启钤聘请,到中国营造学社供职,担任“校理”。这也是我最佩服林先生的一点,无关风月。在爱国气节面前,才华、颜值和情感故事便倒排在了其次小魔女蒙娜。
57
此时,徐志摩跟陆小曼的婚姻已陷入僵局。 1931年11月,陆小曼难以维持在上海的排场,连续打电报催促徐志摩南返。三天后,徐志摩回到家中。不料,夫妇俩一见面就吵架,徐志摩负气出走。我估计也是在再次和林徽因接触后,老徐不自觉会将林徽因和陆小曼对比,而且高下立判,这可能也是吵架的一个原因吧。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当天的学术报告,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往北京。登机之前,徐志摩给陆小曼发了一封电报,说:“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但徐志摩还是走了,在陆小曼和林徽因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后者林龙飞!受大雾影响,该飞机触山爆炸,徐志摩遇难,年仅36岁。死在两个女人之间的距离,不由得让人感慨良多。
徐志摩死后,林徽因想要徐志摩曾记录了她的康桥日记作为纪念,但此时该日记由徐志摩的好友凌叔华保管。在胡适的帮助下,林徽因拿到了装有日记的箱子,却没有发现记录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本康桥日记。后来辗转多次,交涉数回,林徽因终于看到了与自己有关的那本日记。
林徽因为什么千方百计要那本日记呢?按她自己的说法来交代吧:实说,我也不会以诗人的美谀为荣,也不会以被恋爱为辱。我永是“我”围屋里的桃花,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美增能,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没什么可羞耻的。
也许是为了纪念和回忆吧……
篇幅所限,未完待续,下一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