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冯溪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老牛丁咚:两邻国扬言对华开战,是不是疯了?-丁咚

2016-06-07 全部文章 465
丁咚:两邻国扬言对华开战,是不是疯了?-丁咚
新朋友点左上蓝字关注老朋友点右上分享
世界上有实力以战争手段打赢中国的国家恐怕不多。但中国的两个邻国,却不约而同地发来战争威胁。
作为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冷”关系已持续数年,原因是它从战略上疏中亲美并成为印度-太平洋国家中对华强硬论的鼓吹者和行动者。印度-太平洋战略就是以澳大利亚为研究重镇逐渐发展起来的。
澳大利亚一位具军方背景的自由党参议员莫兰,28日在对南海局势评论时说,西方争夺控制南海的斗争已经输了,除了全面战争,没有什么能够把中国军队从被他们加强军事部署的岛屿逐出。
他将地区权力平衡永久性地利于北京归咎为,西方没能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反对中国“侵占”太平洋,并得出结论说,过去几十年的战略教训应该是,当任何西方国家要使用军事力量时,就应当果断地尽早使用。
不过,战争并非其唯一选项。他的真正逻辑是,要么与中国打一场全面战争,将中国逐出南海,要么换一种新的方式与中国接触,就是欢迎中国的崛起——军事、经济、政治以及有效的治理。
莫兰的观点并不孤立。近些年来,对华强硬的声音在澳大利亚政学两界迅速鹊起。
对美苏冷战曾刻意保持距离的澳大利亚,却对中国的崛起抱有深深的警惕和敌意,积极推动印度-太平洋地区构建民主轴心和安全同盟,并致力于使印度-太平洋战略从理论向实践、从概念向制度化发展。
在冷战时期,澳大利亚保持相对独立的立场,认真地提醒美苏勿将冷战前沿推进到南太平洋。而且,并非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它是美国“天然”的安全伙伴,相反,在很长时间里,相比较苏联,它更在乎美军对南太平洋地区渗透。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年来,澳大利亚何以改变长期的政策基调,不顾与中国紧密而重要的贸易伙伴关系萧山三中,成为印度-太平洋地区民主价值观和军事安全领域对华遏制论的急先锋之一?
问题的症结是,澳大利亚视大洋洲、南太平洋直至与印度洋连接的边缘地带,为它的传统势力范围博伯利,是其独一无二的“禁脔”,不能容忍外国势力染指。
在冷战时代,美国军事力量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存在是有限的、可控的。
之所以在澳大利亚掀起一股警戒、遏制甚至对抗中国的浪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中国军事、经济、外交影响力在南太平洋的迅速扩展,它比任何国家都更为疑虑,担心会危及其在地区的战略利益。而中国在政治上的异质和对外政策上缺乏审慎的一面,加剧了这种担心和敌意。
相对于澳大利亚的所作所为,另一个国家的最新对华态度就不是那么容易为公众所理解。这个国家就是由于杜特尔特当选总统而与中国迅速走向和解的菲律宾。
媒体报道,杜特尔特政府为南海问题划下红线飞燕式锻炼,并通过外交渠道知会中方,如果中国在黄岩岛(菲称“帕纳塔格礁”)建筑设施,或者开发西菲律宾海,那么菲律宾就将对中国宣战。
一般人的印象是,在国际相关组织就南海问题作出不利于己的判决后,中国投入大量国家资源,并以紧密的经济扶持政策异形虫历险记,与菲律宾新政府实现了两国关系的快速转圜。
按照交易的原则,中方从经济、贸易、安全、外交、基建等各方面,给予了菲方全方位、战略性的支持,应该得到菲方相应的回报,冉东阳至少在任何情况下,两国都不能兵戎相见。
显然,菲律宾的最新态度打破了很多人的想象,因此才感到吃惊。
这就没有看透中菲关系及其进展的实质。
菲律宾是实行民选制度的国家。总统拥有独立的任期,但也会定期被替换腊鸡的做法。他们的政策可能会很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在对待南海主权争议以及对华政策问题上,杜特尔特采取了与前政府不同的策略——注意是策略,而非战略99次我爱他。
杜特尔特政府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本届政府的政策争取外部支持,而发展国内经济,改善基础设施,打赢反毒战争,根除分离主义隐患双槽细度计,是其政策主攻方向宦海逐流。
作为一位拥有华人血统的总统,杜特尔特可能比别人更清楚,中国将能更好地帮助其实现这些目标,而不是其他国家。事实上,两国关系转圜后的事态发展证实了其判断是正确的——没有任何国家能像中国那样直接满足他的政绩需求。
但另一方面许冠文四兄弟,菲律宾的长期战略并未改变。
这个传统是靠菲律宾政治体制和军方来维系的。目前只是策略性改变陈珮骐,而到了关键时刻——这个时刻可以是下一位总统任期辉南网,也可以是杜特尔特本人总统任期的任何一个时间节点,菲律宾的国家战略就会发挥作用程皓如。
这个战略就是,将海洋主权和国家安全视为核心利益,不容他国有丝毫侵犯。为了保证这一战略,它唯一能依赖的就是超级大国及其在地区的联盟体系。
杜特尔特本人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说到,那份裁决只是暂时放在那里,总有一天他会拿起它,跟中国讨论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可见他并未舍本而逐末,仅仅是为了迫切的利益,策略性地搁置了敏感议题。
对于中国来说,同理,过去的政策带来了地区国家普遍疑忌,周边环境不断恶化,直至一项国际裁决令中国颜面无存,在此之际,与菲律宾关系转圜,亦成紧迫需求。
不过老牛,另一方面黑礁第四季,它向中国表明宣战意愿,也是策略性的,意在堵住国内舆论的嘴,为它与中国的关系辩护,它相信中方会谨守默契,不会跨越红线。
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与中国都具有紧密的经济联系,彼此为最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之一,但却代表了地区两个不同国家类型,也代表了地区国家与中国关系的不同模式,它们不约而同地将战争作为对华关系的潜在选项,值得玩味。
首当其冲的结论是,无论中国与它们的经贸等关系如何紧密富宁安,都不可能赢得其真诚信赖,不可能与它们缔结盟友或真正的战略关系,不可能期待彼此关系深入持久维系,而只能以互利甚至是让利的方式维持交往,只能立足当前,而不能展望未来——未来怎样,谁都说不准。
这主要是基于它们与中国在领土主权、海上权益、地缘关系、价值观领域根深蒂固的深刻矛盾无以根本化解郭梦秋。
由此应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单方面的无底线的让利,并不能结到真朋友,并不能得到真心;相反一味怄气使气,频繁利用经济杠杆作为国际斗争工具,不仅可能失信于外,而且有害于国内长期发展。直接的损失可能是,每次都交出学费。
第三个应当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国家利益刘邦墓,为了国家利益应该如何与邻国打交道。
随着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国国家利益必然向外扩展,对国际贸易、外部资源更加依赖。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领土领海领空安全,维护良好的周边环境,处理争议地区的主权纷争,都对中国维护国家利益至关重要。
中国利益不可避免地会向国际海域延伸,必然要经过包括南太平洋在内的诸多敏感区域,搞不好就会与地区国家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地区。双方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中美贸易争端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发展问题,是如何具备在任何外部对抗中都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能力构建问题,是如何缔造地区和全球持久和平为自身繁荣创造条件问题,是如何创建与文明全面发展、美国比肩的一流强国问题玄海迷踪。
把这些问题想通、想透、想实,才能消除外部敌意、化解国际纠纷、保障海外利益、凝聚强国动力。
其他文章:
美朝世纪谈判要黄了?
著作权声明:除非得到本人书面授权,或署名“丁咚”且注明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PAIR_Dongding”,禁止将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转载至任何其他网络媒体或平面媒体;否则,任何侵权行为可能面对法律的追究。
欢迎在朋友圈等处转发。关注公众号请加PAIR_Dongding。

相关文章